中国科学院大学地星学院2025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顺利闭幕

  • 文:陈旋 图:王倩
  • 日期:2025-07-14
  • 82

  2025年7月1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2025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闭营仪式于雁栖湖校区教二楼107教室顺利举行。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周元泽教授、党委副书记于立业老师、多位教职员工代表、70余名优秀大学生营员均参与了本次闭营仪式。

  闭营仪式前,六位教师依次为营员们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首先,孙涛教授就营员们关注的“如何选择导师和研究课题”这一话题开始了此次报告,他强调找到和自己匹配的导师非常重要,接着他介绍了矿物学模拟领域的前沿知识,展示了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未来要开展的研究,吸引有兴趣的营员加入。蔡闹长聘助理教授以“地球内部物质组成与高温高压实验技术”为报告主题,向大家介绍了获取地球内部圈层矿物成分的各项先进技术,重点讲解了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展示了高温高压实验室的大腔体压机等高压中心设备以及课题组目前的研究成果,由浅入深的向营员们介绍了如何探究地球内部的奥秘。

  李忠海教授以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宜居地球动力学”为主题做了报告,他分别介绍各个类地行星和人类宜居的环境条件以及地球的独特之处,从地球的内部结构到地球的板块运动并详细地讲解了大陆俯冲过程,生动又形象,提出了碳和硫等环境要素建模、全地球化学要素建模等重点研究难题,鼓励营员们加入课题组一起探索。张玉修副教授分享了“特提斯洋的形成和演化”的报告内容,首先他向营员们提出了一个科学问题:特提斯洋的演化史,带动了大家的思考,接着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特提斯洋复杂的演化历程,让营员们有了更加深刻的感知。乔小娟副教授在“双碳”政策的背景下,提出碳汇的意义,接着以“地质碳汇及应用”为主题介绍了地质封存、岩溶碳汇的碳汇技术方法,举出课题组利用松辽盆地、苏北盆地地质封存的例子,精彩地展示了地质碳汇的实现过程。孙爱芝副教授以“孢粉学与环境变化”为主题,热情洋溢地为大家科普了孢粉学,重点介绍了孢粉学的特点以及应用,生动又有趣。

  闭幕仪式时,周元泽简要地总结了为期两天的学术报告情况,他表示,本次夏令营的顺利举办离不开各位老师的付出和各位营员们积极的配合。他鼓励各位同学选择与自身相匹配的导师,并满怀热忱地欢迎杰出的大学生们通过推荐免试或报考的方式加入地星学院,投身于地球与行星科学领域的研究。在发言的尾声,他祝愿大家暑期快乐,一切顺利。

  最后,各位老师、志愿者以及全体营员们合影留恋。在大家的热情掌声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2025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顺利闭幕。

周元泽主持闭营仪式并发表致辞

报告掠影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