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300&&0&&bfca46e5ea9c4ddeaac9564839c83eb2
11月9日,2025年“全国地球与行星科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暨武汉大学研究生未来创新学术论坛(第五期)、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研究生分论坛、中国科学院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分论坛和武汉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分论坛在武汉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为承办单位之一。本次论坛以 “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 为核心宗旨,搭建了全国地学领域研究生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武汉大学副校长龚威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四光学院院长谢树成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赵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周元泽教授,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江利明研究员,以及来自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自然资源部等下属教学科研机构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大学等39所科研单位及高校70余位专家学者和150余名研究生出席此次会议。
大会特邀报告环节,谢树成院士以“地球与行星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一大共同挑战——地质微生物”为题,深刻阐释了地质微生物学这一新兴交叉领域在连接地球深层过程与表层系统、乃至行星探测中的关键作用与面临的挑战,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开幕式后,专题报告在各分会场同步深入进行。地质学组、固体地球物理学组、空间物理学组、地质工程组、测绘科学与技术组在专家组的引导下,聚焦前沿问题开展汇报。赵亮研究员和周元泽教授担任固体地球物理学组评审专家,对26位研究生的口头报告和3位研究生的展板进行了点评和投票。我校地星学院研究生7人参会,其中地质学口头报告3人。
大会特别设立“弘扬科学家精神与研究生思政教育管理研讨组”,体现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协同的发展理念。地星学院党委书记周元泽教授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
在展板报告环节,众多科研人员与青年学子展示了各自在地球与行星科学各分支领域的最新研究数据和初步结论,现场交流互动频繁,形成了浓厚的学术讨论氛围。
闭幕式上,周元泽教授宣读获奖名单,获奖人员包括优秀口头报告奖22人、优秀展板奖6人及优秀志愿者奖23人。地星学院研究生卢昌明获得优秀口头报告奖。
会议闭幕式上,武汉大学倪彬彬教授进行了全面总结,梳理了本次会议的学术成果,并展望了地球与行星科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据悉,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国内多家顶尖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青年学生,通过跨学科的深度交流,有效促进了地球科学与行星科学领域的思想碰撞与合作创新。